山本特工队今夜会对八路军总部发起突袭?

王承柱的心头顿时一紧。

王承柱看过无数次《亮剑》,当然知道这件事情。

但他并不知道山本特工队会在何时发起突袭,也不确定随着他的穿越,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并没有将此事上报。

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就算上报,总部首长也未必会相信,加上现在国内对特战队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搞不好总部首长还会怪罪他谎报军情。

自新一团化整为零,各自发展,王承柱便已经和团部失去了联系,现在别说将情况上报总部,连团部都汇报不了。

他只能在心中祈祷,孔捷的独立团能够像《亮剑》电视剧里面那般提前发现突袭的山本特工队。

尽管那样独立团会损失惨重,但至少可以保证总部无虞。

就在这时,王承柱的脑海中再次响起系统提示音:“叮!系统提示:山本特工队即将突袭八路军总部。”

“选择一:任由山本特工队突袭,获得三八式步枪5支。”

“选择二:阻止山本特工队的行动,并将之全歼,获得105mm口径克虏伯榴弹炮2门,炮弹20发。”

“选择三:击毙10名山本特工队的队员(限时24个小时),获得毛瑟98狙击步枪5支,四倍光学瞄准镜5具。”

105mm口径的克虏伯榴弹炮虽然是一战时期的产物,但在二战时期,依旧是当时最好的火炮之一。

不管是精确度,还是有效杀伤半径,都要远强于日军的105mm口径榴弹炮。

不过,这玩意虽然好,但现在想要阻止山本特工队的行动只怕来不及,就算能阻止,王承柱也没有哪怕一点信心可以全歼山本特工队。

击毙10名山本特工队的队员,这倒是有可能,只是,这限时24个小时,明显意味着,王承柱现在就要展开行动。

王承柱拿起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会儿。

八路军总部大厦湾与王家村的直线距离有70公里,行军的话肯定不可能走直线,最起码得多走20公里。

等急行军90公里,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山本特工队在行动结束后,必定会撤退,而撤退的方向,也必定是日占区。

那么是不是可以在山本特工队撤退的路上,对其展开阻击呢?

王承柱又研究了一会儿地图,发现山本特工队可能撤退的路线主要有两条。

一是大同方向,二是河源县方向。

大同较远,河源县较近。

山本特工队的鬼子虽然身体素质远超普通士兵,但他们也是人,在经历长途奔袭后,也需要休息恢复体力。

那么其撤退方向便多半会选择距离较近的河源县。

当然了,王承柱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他决定尝试一下,就算不成,也可以训练一下特战队员们的穿插渗透能力。

晚上10点30。

经过了白天的魔鬼式训练,狼牙特战队的队员们刚睡下不到5五分钟,便全部沉沉睡去。

然而就在这时,营房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亮剑:独自发展,带回个炮兵团》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