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我思索幽灵船发生什么事情时,张敏美目一皱,冥冥之中,不管我们去哪里,都有人早我们一步。
帆船甲板腐蚀的厉害,我弯腰站起的一个动作,发出刺耳的咯吱声。我突然愣了一下,“咦?阿布老爹说热汤在驾驶室里,他怎么知道这里是驾驶室?”
这也正好证明了我的猜测,阿布爹那些人,当年不止上了船,还在上面逗留,并且做饭开船。
东汉的帆船,没有动力室,更别提驾驶室了,桅杆帆在世界上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操作都在甲板之上。说明阿布爹等人,可能用某种方式,试图将幽灵船开动。
张敏也错愕了一下,把手指放在唇边,示意我别太激动,我们的找的这个向导,貌似不太牢靠。
“航海……”
“咔嚓!”
我操,张敏刚说了两个字,朝我走来,她那双带根儿的皮靴一踩,甲板咔嚓一声,这娘们儿轻飘飘的陷入下一层船舱之中。
我愣了一半秒钟,一个俯冲上前想拽住她,谁知我趴的甲板受力不均,也应声坍塌下去。
好在船舱不高,张敏抱着我肩膀,咣当一声,摔得我脑袋懵了一下。两人狼狈不堪的爬起来,打了几个荧光棒扔出去,发现这层船舱倒也空旷新鲜,不像我们之前想的那样,因为海水浸蚀,船体龙骨(帆船主梁)受损。
我拿手电一照,发现舱壁上挂着煤油灯还,似乎还有油,不过怕这木质结构易燃,没有点着。
“老唐,过来看。”张敏吆喝了一声。
我走到张敏身边蹲下来,俯身一看,好嘛,一溜七寸的大铁钉,将一块方子木钉在船底龙骨上。
不用解释,我和张敏都明白了,这汉船,是经过阿布爹那些人修葺的,怪不得惟独这艘帆船保存完好。
我又检查了一遍,不仅是船底,船身很多地方都被钉住,踩踩敲敲,十分结实。汉代帆船用的是榫卯技术,木质榫卯脱节的地方,都被人用铁钉以及方子木锁死,走在上面,反倒比上面两层要安全。
更让我和张敏欣喜若狂的是,这艘帆船果然还能运行,船头龙骨两侧,有很明显的翻修痕迹。翻修的工艺极其高明,用厚木板做成几个螺旋桨,装在船底,这叫木叶轮,人力踩动,即便没有风帆,也能驱动帆船航行。
在水车的人力踩踏螺旋桨周围,堆放着许多半成品木料,以及锤头扳手等工具。我试着踩了一下木叶轮,很吃力,看样子当年那几位体格不错。
我打了更多的荧光棒,把船舱每个角落都照亮后,发现船舱尾部,还有几张席子,旁边堆放着碗筷等物。
数了一下,一共七个大碗,证明当年的盗墓贼有六个或七个,要给阿布爹留出个余付来。可怪的是,船舱里没有打斗的痕迹,似乎幽灵船很祥和的行驶着,楼上还煲着鱼汤,船上的人突然间就消失了。
席铺旁边,有个木头搭建的小桌子,凑上前去一看,桌上摞着一沓航海图,海图上海有个烟斗,和阿布所描述的幽灵船内模样,基本一致。
不过,这个在西方叫烟斗,实际是中国的烟袋。我都不用拿在手里,瞟上一眼门清儿,乌木的杆儿,老坑玉的嘴儿,白银的烟袋锅,古铜漆纹着古色龙身。看架势,应该是清朝时的老玩意,只有八旗子弟有这份闲情逸致。
由此看来,跟阿布爹出海的主儿,可能还真是老油子。
张敏虽然没我懂行,但也看出个子丑寅卯来,将烟袋轻轻拿开放在一旁,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这里应该记着呢。”
“记什么?”我问。
张敏笑道,“甭管是航海的老手还是菜鸟,肯定会记载着船长的笔记或航海日记,一是记载路线起始地,二来是海上遭遇……”
说着,张敏用纸巾,把海图纸上的灰尘擦掉,好一手工整的铅笔字,帆船补救的怎样不说,船上还真有个好木匠。
“10月23号,正午。”张敏一边擦拭渍迹污浊的纸张,一边读到。
这一沓航海日志,只有遇到鬼船的部分,却终于像我们揭露了当年发生事情的冰山一角,而且是真的冰山。十月二十三号左右,正是北半球的秋分,贝加尔湖已经开始结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