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娱乐圈之老炮》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com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一顿“同和居”吃着快活,但是第二天秦喻就要骑车带着张欣忆前往伍士贤的影视公司签约。

北三环蓟门桥附近的燕京电影学院,面向三环。当秦喻这辆比较拉风的摩托车从三环拐到北电时,也惹得不少人关注。虽然北电门口比中戏要宽敞不少,但是大门紧靠北三环这条主干道的北电,门口也停不了豪车,秦喻这辆摩托在一群电瓶车自行车中间还是挺招眼的。

按着高亚林给的地址,来到靠近北影厂附近的一栋红色小楼。这边有一个北影厂给北电学生提供创业基地,学校近乎免费的提供几处场所,供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创业使用。伍士贤注册的“彩旗飞舞影视公司”就在这里。

华夏的导演基本都会拥有自己的影视公司,导演其中一大部分收入会计算在公司营收里,这是为了合理避税,伍士贤也不例外,拉到投资后就成立了这么一家小公司。

看到两人从摩托车上下来,高亚林忍不住撇撇嘴:“你们俩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么?这里是北电,这么嚣张,你们这是在来仇恨呀。”

秦喻将头盔挂好,对着高亚林说道:“切,我看你这个军艺毕业的学生,在挑拨我们两所学校的伟大友谊。”

在华夏除了军艺这所专门面向部队培养文艺人才的艺术院校外,还有三大影视专业类院校,上戏、北电和中戏,其中后两者都在燕京。

圈内最近有个说法:“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而且这个说法仿佛还是从中戏那边传出来的。

在九十年代前几年,国内影视圈里还很少有明星这个概念。明星指的大多是香江或者湾湾那边的艺人。而内地的艺人大家都是演员,你如果说谁是明星,仿佛还带着一丝贬低的味道。

在他们心中,北电、中戏没什么区别,导演首先看你适不适合这个角色,演技过不过关,其次才看你是不是有名气。

在八九十年代,中戏的演员比较牛,背靠燕京人艺的中戏,走出了巩丽、陈道名、吕丽苹、姜闻、胡君、徐凡等等一大堆优秀的演员。而那时北影则是导演系最出名,张一谋、陈恺歌、田状状、武子牛、顾常伟这些第五代导演全都出自北电。

当时圈里传的是“中戏出演员,北电出导演”。然而这个平衡到了一九九六年被打破了。

这一年,对两家学校来说,都是一个爆发的一年。九六级中戏出了以章紫怡、秦海路、梅亭等人为代表的七朵金钗,而北电则是迎来了赵微、黄小明、陈昆等人为主的明星班。

七朵金钗目前只有章紫怡崭露头角,其他众人不是在人艺里打磨演技,就是在各个剧组寻找机会。而北电明星班的几人却抓住了电视剧行业腾飞机遇。

一部《还珠格格》让赵微红透东南亚;一部《大汉天子》让黄小明成为第一代的霸道总裁的代言人;而《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的热播,更让略带文青气息的陈昆成为万千少女的偶像。

成名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个人收入上就有了显著的差别,据香江媒体报道,赵微光2001年,前半年就收入超过两千万。这个消息传到国内,让不少人惊讶了。在燕京房价还在两千出头的无数人都抱怨太贵的时候,两千万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章紫怡作为七金钗最先成名的一人,拍摄《我的父亲母亲》拿到27万片酬,拍摄《卧虎藏龙》更少,制片方只给了13万。而成名后的赵微在香江参加一次商演都不止这个价。

巨大的落差让有些人开始不平衡,而北电也趁机抓住这个点来进行对外宣传,扩大生源,招到不少资质尚佳的学生,进一步缩小了与中戏的差距。而中戏有些心里不平衡的人就开始对外进行传播,“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明星红一时、演员吃一世”的说法。

这也没办法,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随着最近今年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影星的知名度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关注度的提升代表着人气的提升,商家也就希望可以通过明星代言来提升产品的销量。这就是明星营销,一个相辅相成的东西,所以明星和演员之间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人开始偏向于前者。

伍士贤作为一名中美混血儿,今年不满三十的他在导演界还属于年轻人。虽然出生在湾湾,但是有着明显的美国血统,如果不是听他一口流利的华语,秦喻都以为这是一位美国导演。

秦喻笑着说道:“你中文说的不错呀。”

“你也不错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死宅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无限小说网wuxian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我的绝美女校长

我的绝美女校长

大总裁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成为大学校医,惨遭绝美校长霸占,成为软饭男友!给校花做人工呼吸,她居然要以身相许?美少妇以病为由,天天骚扰?“军花,别这样,大家都是成年人,你这样倒追,我把持不住!”
都市 连载 360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
满级老祖在人间

满级老祖在人间

1号月轮
江俢篁闭关千年,醒来发现偌大一个宗门只剩下一根看上去不太聪明的独苗苗,和一页纸张泛黄的《告师书》。撇开傻乎乎的徒孙不谈,《告师书》上言辞恳切,一句“不入凡间,何以成仙”让他不得不思考人生。痛定思痛,他决心入世。再后来,江俢篁觉得,这倒霉的人世,不入也罢!
都市 连载 22万字
我真没想重生啊

我真没想重生啊

柳岸花又明
关于我真没想重生啊:万万没想到,社会精英、钻石单身汉的陈汉升居然重生了,一觉醒来变成了高三毕业生。十字路口的陈汉升也在犹豫,到底是按部就班成为千万富翁;还是努力一把,在个人资产后面加几个零,并改变历史进程。已有作品《大时代1994》,书友群601246758。
都市 连载 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