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刘羽苏醒后第一时间研磨,给曹操、袁绍等挚友写信,离别数日,他甚是想念友人,急需他们回信交流。

这一封封信可都是马尼啊!

书写完毕,令人快马加鞭传送出去后,刘羽稍休整,旋即与刘岱辞别!

刘羽的车队再次启程离开兖州。

不过从刘岱这里利用“玻璃佛像”交易的“五万石粮草”,共计有上千辆辎重超过他防护极限,只能暂时存放在兖州,仅带着近万石粮草北上。

等回到老家常山,以常山为中转点接收粮草,转送到并州开启宏图霸业!

在刘岱的亲自相送下,刘羽在白马渡口过黄河,北上冀州魏郡。

冀州魏郡与赵国接壤,后就是常山。

但刘羽并没有直接回归家乡,而是陆续拜访了冀州魏郡的世家豪强,后更是绕道清河国,拜访了未来的五望七姓中的崔家。

目的自然是交易粮草!

而刘羽交易的筹码则是“玻璃神像”,道家七十二神像已经购买送达,刘羽通过双穿门往返搬运,贩卖交易。

当神像问世后,轰动整个冀州!

未来黄巾起义由太平道发起,席卷全国,冀州尤为剧烈,原因是太平道的大本营正是冀州巨鹿郡,也是张角三兄弟的老家。

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方式笼络人心,三兄弟以巨鹿郡辐射四面八方,冀州崇尚黄老之学、道家学说极盛,在这里佛教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太平道为首的道教独占鳌头!

这种情况下,当刘羽搬出道家玻璃神像后,何止是轰动,简直就是竞相追捧,甚至有些狂热了!

刘羽成为冀州世家的座上宾,没有档次的豪强想要见上一面,排队都要排个三年五载。他们不是狂热刘羽,而是他手中的神像。

虔诚的信道者认为,这是神降临的痕迹,简称“神迹”!

靠着这种热捧,刘羽趁热打铁交易粮草,花费上万元、绝对不超过十万元的玻璃道家七十二神像,为刘羽换来了总计三十万石的粮草!

三十万石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